幼儿每日安全教育内容有交通安全教育、日常生活安全、活动安全教育、自然灾害中的自我保护教育。
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》明确指出:“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。”也就是说,儿童的安全是一切发展的保障,只有在儿童生命健全的基础上才能保证其身心健康发展。因而,加强安全教育,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就尤为重要。如何培养幼儿的安全防护知识,如何增强幼儿的安全防护意识,如何学习保护自己的技能和方法,处理生活中可能出现的一些紧急情况,成为一种必要。
其实,“千般照顾,不如自护”。家长和教师不仅有保护幼儿生命安全的责任,同时要及时检查幼儿园的设备、设施,更重要的是要对幼儿进行初步的安全指导、教育,提高幼儿保护自己的能力,帮助幼儿树立一定的安全意识。
交通安全教育
加强幼儿安全意识对幼儿进行交通安全教育,首先要做的是强化他们的安全意识。要做到这一点,需让孩子们意识到交通事故的严重后果。强化幼儿交通安全知识调查显示,幼儿园的孩子有一定的交通安全知识, 但是大部分学生交通知识掌握得不全面。孩子们大多知道“红灯停,绿灯行”,但是对交通道路的各种标志认识不清,也有的孩子不知道过路需走斑马线。幼儿园的教学要做好孩子的交通安全知识教育,扫除孩子认知上的盲点。
日常生活安全
首先采取直观形象的教育形式集中教育,借助多种媒介和现代教育手段丰富教育内容和形式,让幼儿通过多种感官感知、体验、汲取安全知识。让孩子懂得重视自己的安全,多关爱自己,在做任何事之前都要想一想,这样做是否有利于幼儿安全或者怎样才能更安全。其次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契机,根据季节、环境及有关规律进行同步教育,正面引导,培养幼儿良好习惯。教师要善于发现日常生活中细小的环节,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。
然后满足幼儿的好奇心,及时提醒。有时候,怕危及孩子把危险的事物隐藏起来,反倒引起孩子的好奇。及时的提醒,适当的帮助,不仅可以保护幼儿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,也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。学习安全常识和应急自救方法,帮助幼儿提高自我保护能力。幼儿是独立的个体,总会有离开成人保护的时候,教给幼儿-些必要的安全知识。
活动安全教育
上街安全教育。要教育孩子遵守交通规则,不在马路上玩耍或停留,过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。要让孩子记住自己的姓名、家庭住址,教育孩子什么是安全地方,什么是不安全地方。防止异物入体。要教育孩子不要把小石头、花生粒、瓜籽、小纸团等小东西放入口腔、鼻耳等部位,以免发生意外。
要告诫孩子,不要把铅笔、筷子、冰棍、玻璃瓶或尖锐的东西拿在手里或含在嘴里到处乱跑,否则容易发生意外,使孩子受伤。不要随便从高处跳下来。要对于大点的孩子,要教育他们不要随便从高处跳 下来,让他们懂得其中的危险。另外,还要教育他们不拿力所不及的东西,以免发生意外。防止烫伤。要严禁让孩子到不安全的地方,并严禁他们拿开水壶、烫饭等,热水瓶要放在适当位置,并要给孩子喝温度适宜的开水。防止儿童丢失。组织儿童活动时,教职工要随时清点人数;儿童来园、离园时,教职工要与家长交代情况。
自然灾害中的自我保护教育
洪水灾害的预防洪水到来时,来不及转移的人员,要就近迅速向山坡、高地、楼房、避洪台等地转移,或者立即爬上屋顶、楼房高层、大树、高墙等高的地方暂避。如果洪水继续上涨,暂避的地方已难自保,则要充分利用准备好的救生器材逃生,或者迅速找一些门板、桌椅、木床、大块的泡沫塑料等能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。
雷电的危害常识雷雨天气时不要停留在高楼平台上。不能在大树下躲避雷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