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话说:博观而约取,厚积而薄发。教育从来都不是急功近利的事情,这是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。小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对父母的小考验,只有完美的通过考验,孩子才能快乐成长。当然不免也有格外头痛的时候,比如“孩子到底什么时候适合上幼儿园”。
对于这件事情,不同的家长有不同的看法,有的家长认为孩子3岁是上幼儿园的最好时机,也有的家长认为3岁上幼儿园太早,孩子还不懂什么无法拥有最好的效果。
那孩子到底几岁上幼儿园才最合适呢?
很多育儿专家表示:3岁上幼儿园和4岁上幼儿园的孩子,人生可能大有不同。之前在文章上看过李玫瑾老师说的一段话,觉得这段话会对头痛的家长有所启发,我在这里分享给大家:
现在在孩子的教育上,父母着急,孩子更着急。明明是什么都不懂的年纪,早早地把孩子送去幼儿园,这样不光不会学到东西,反而会害了孩子。
其实李老师的担忧是有依据的,对于没到3岁的宝宝来说,从家庭到学校会发生很大的转变,不仅仅是两个环境之间的变化,更是孩子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,特别是在3岁的孩子,这时候心理的转变是至关重要的。
在儿童教育学上认为三岁时的宝宝是成长独立,拥有自我意识的关键阶段,这个时候的宝宝正在转向自我,已经能够形成自己的想法。但因为宝宝太小自身能力会受到限制,在这个时候情绪容易边缘化,过度开心或者过度的伤心。同时,这意味着孩子需要父母的引导来适应这种变化。
如果在孩子3岁的时候父母执意将他送到幼儿园,没有跟孩子做个简单的沟通,也不引导孩子,那么即将面临的可能是孩子第一次的“爆发”。孩子由于孩子会对幼儿园感冒陌生,不知道幼儿园是什么地方感到害怕,在今后教育孩子的时候他很可能抵触。
相反,假若父母选择让孩子缓一年4岁才去上幼儿园,在这一年中慢慢地引导孩子幼儿园是学习知识,可以和小朋友一起成长的场所,让孩子逐渐对幼儿园有所期待和向往,慢慢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方式,也会为孩子未来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。
两个孩子的差距会因为这个小小的转折点越拉越大,自然往后的人生也会大有不同。同时,李老师还指出,孩子几岁适合上幼儿园,不单单只看年龄,还要培养以下三种能力:
1、基本的生活能力
上幼儿园自然不能再和在家里相比,在家中是很多个人对一个孩子,而在幼儿园有很多小朋友,老师们不可能面面俱到,如果每个孩子都照顾到并不现实,总会有出现遗漏的情况。此时就要求孩子需要有最起码的自理能力,比如:自己如厕;自己吃饭等。如果孩子还不能做到这些,那么上幼儿园会吃亏。
俗话说“幼儿园小社会”,孩子要想在幼儿园过得顺风顺水,首先就是把孩子的独立能力培养起来,最起码可以自己如厕、吃饭、午休等。如果说孩子在幼儿园连穿衣服、系鞋带都难以完成,那么就不会很好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。只有掌握了基本技能餐才能让老师更喜欢。
2、独立污水能力
现在的绝大多数的幼儿园都是全天学习的模式,这就需要父母在家提前培养午睡习惯。不仅可以让孩子的休息得到保证,还可以提前的适应集体生活。中午在幼儿园的时候如果每个小朋友都睡得很香甜,突然间有一个小朋友无法入睡,不光会让别的小朋友无法休息更有可能因此受到排斥。
3、情绪管理能力
随着社会压力的逐渐增加,绝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,父母自然不愿意让唯一的小家伙受到委屈,处处都围着孩子转以他为核心,甚至在孩子有缺点的时候都不指出任由孩子胡闹。
孩子有时候也会因为不开心而情绪失控,如果无法管理好情绪的宝宝来到幼儿园,就很容易和别的小朋友产生冲突也会为将来的成长埋下祸端。有实验证明,那些长大后小有成绩的人,在小的时候都能够管好自己的情绪。